让更多村民脱离贫困,把家乡的农村建设得越来越美是潘炜一直以来的理想。2008年,刚大学毕业的他通过省委组织部的筛选,成为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青灯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此后,他扎根基层、踏实作为、甘于奉献,一心扑在乡村振兴工作上,不仅带领本地村民共建美好家园,还投身南北帮扶,带动经济薄弱地区村民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实际困难。

“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也会变”

潘炜在青灯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村官之路,一步步熟悉乡村工作环境,理顺乡村工作内容,在工作中不断思考美化乡村环境、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方式。“我希望通过人性化的细致服务,与村民形成良性互动,带动村民一起振兴乡村。”经历多岗位锻炼,潘炜的想法不断成熟。

2018年,潘炜担任苏州市浒墅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肩负建设浒墅关镇沪宁高速公路以东规划保留村庄青灯村、九图村和华盛社区“三村一体”特色田园乡村的使命。过去,村庄道路狭窄逼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对村庄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潘炜着眼村民需求,带头推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用1年时间实现三村主干道的环通,铺设污水主管网10.32公里,将污水接管后引入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沿村道路两旁多了几座小游园、凉亭和景观桥,总长2.5公里的西塘河沿河健身步道成了村民日常散步的好去处。

“工作要开展好,转变村民的思维方式很关键。”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之初,为了获得村民的理解,潘炜积极落实宣传工作,由村干部带头率先示范,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村民自治队伍进行监督。村庄干净了,大家的生活品质提升了,维护美好的村居形象潜移默化间成了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

为了强化村庄长效管理,潘炜成立了一支140人的保洁队伍和27人的保安队伍,配备垃圾清运车13辆,设置保安岗亭8个,全力完善“保洁、保绿、保安”管理工作。村庄干道、水域、绿化等环境整治成果得到巩固,通过科学配比设定岗位,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得到解决。

“有了名气,村民实实在在受益”

“在项目招商中,我们立足传统农业的特色,从高效集约型项目入手,力求引入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现代农业。”潘炜说,社会生活方式在改变,农村经济模式也应该跟着变。在传统的水稻种植的基础上,他创新引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生态工程研究综合试验基地”“苏浒亲子休闲创意园”等优质农业项目,因地制宜融合发展稻虾混养、共享农庄等农文旅产业。2019年5月,苏浒休闲渔业生态园开园营业,其中小龙虾垂钓区在五一假期的日均人流量达1300人次,稻虾综合种养生产区和一家一分田“城市地主”认种区在生产苏浒生态大米的同时,为城市家庭提供桃、梨、桔等水果认种采摘服务,受到游客的青睐。

“外来游客来乡间钓龙虾,找回童年的感觉。知名度高了、人流量大了,停留下来休闲娱乐的人多了,周边村民做起小生意,增添了致富新渠道。”潘炜说,环境变好让村民实实在在受益,都市农业综合体让农民增收。他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2019年度苏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

乡村振兴之路无问南北

“开展帮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2020年1月,潘炜主动报名参加面向经济薄弱地区的帮扶工作队,前往宿迁市泗阳县卢集镇挂职,担任卢集镇党委副书记、卢集镇陈洼村第一书记。两年间,他通过实地考察掌握镇、村两级的基本情况,结合后方单位资源,主动谋划帮扶思路,因地制宜开展针对产业和民生的帮扶项目建设。

当地的青壮年多已外出务工,或是搬进了县城,留守村庄的人口平均年龄较大,劳动力匮乏,生产效率很低。灌溉使用的沟渠多年无人疏浚,被淤泥杂草填塞。潘炜申请帮扶资金,为村里疏浚沟渠3公里、新建翻水站1座,解决村内2000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农业产量增加了,村民增收了。村庄至镇上工业园的距离不远,但道旁没有路灯,夜间漆黑一片。他对利用率最高的主干道进行翻修重建,并在主干道边安装100多盏太阳能路灯,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问题。路灯装好后的一天夜里,正值稻谷收割的季节,潘炜路过翻修道路旁的晒谷场,路灯把场地照得亮堂堂的。他与几名农忙的妇女闲聊,“觉得村里最近有啥变化?”“你看这路也修好了,路灯照着贼亮,实在要感谢党和政府!”

他积极协调后方单位为镇里的中小学校学生捐赠桌椅和过冬物资,采购当地农产品开展消费扶贫。“乡村振兴首要解决的就是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从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着手,触发他们的奋斗激情,那我们的乡村产业就能越办越好。”潘炜在当地大力推进现代产业发展,立项申请工作队帮扶资金800万元,为泗阳县卢集镇、新袁镇新建(购置)标准化厂房2万平方米,带动低收入户180人落实就业,为两个乡镇共4个村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1万元。

(记者 陆飞龙)

潘炜,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管理中心科员, 挂职任泗阳县卢集镇党委副书记、陈沣村第一书记。

十年青春实践“农村梦”。2008年,为了圆自己的“农村梦”,他通过省委组织部的层层筛选,成为了苏州高新区青灯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踏上了“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把家乡的农村建设的越来越美”的十年征程。2018年2月,他被提拔为镇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肩负起建设浒墅关镇沪宁高速公路以东规划保留村庄的重任。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青灯村南海巷郎村庄美化工程,建设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花野圩;完成一期道路1.45公里,基本实现村庄内部主干道环通;铺设污水主管网10.32公里,完成三村污水主管接管全覆盖;建成总长2.5公里的西塘河沿河健身步道。他加强村庄长效管理,成立了一支140人的保洁队伍和27人的保安队伍,配备垃圾清运车13辆,设置保安岗亭8个,村庄干道、水域、绿化等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并通过科学配比设定岗位解决当地村民就业,得到群众一致好评。他引进项目提升土地价值,重点发展高效农业、都市农业,相继引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生态工程研究综合试验基地”、“苏浒亲子休闲创意园”等优质农业项目,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两年帮扶厚植“南北情”。潘炜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读大学期间就对苏北结下了深厚的情感。2020年1月,当省委、省政府发出帮扶苏北经济薄弱地区的号召时,他踊跃报名,于当年3月赴泗阳县挂职,任卢集镇党委副书记、卢集镇陈洼村第一书记。他在挂职镇、村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实地考察,结合后方单位的资源主动谋划帮扶思路,因地制宜开展帮扶项目建设。他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协调后方单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完成两年1060万元出资,立项申请工作队帮扶资金800万为泗阳县卢集镇、新袁镇新建(购置)标准化厂房2万平方米,带动建档立卡户低收入户180人就业,为两个乡镇共4个村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1万元。他努力改善农业生产,申请帮扶资金34万元为卢集镇陈洼村疏浚沟渠3公里、新建翻水站1座,解决村内2000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村民增收400元/亩。他时刻心系民生小事,申请帮扶资金23万元在陈洼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54盏,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问题;利用“村村结对”40万元帮扶资金为镇东村道路亮化安装太阳能路灯103盏、镇东村出庄路建设1公里、颜勒村出庄路建设440米、吴勒村污水沟整治提升600米;协调后方单位开展爱心活动,出资10万元用于陈洼村及卢集镇中小学校、学生结对帮困;协调后方单位食堂采购约23万元的泗阳大米、秋桃、葵花籽油、草鸡蛋等优质农产品,开展消费扶贫。也正如此,他两年的帮扶工作年度考核均为“优秀”。他总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首要解决的就是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我从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着手,触发他们的奋斗激情,那我们的乡村产业就能越办越好。”

潘炜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2019年度苏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江苏好青年”提名等荣誉。

潘炜,一位扎根乡村的年轻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浒墅关,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工作中。

头戴草帽,手拿锄头,在浒墅关花野圩的“美丽菜园”中,不少家长正带着小朋友在田间劳作。

浒墅关经开区社区管理中心科员潘炜介绍,稻虾共作目前是作为农文旅项目,休闲垂钓受到市民的欢迎,而菜园子亲子农庄则可以做一些土地认购,小朋友可以来种种菜、体验一下农活,这也非常受欢迎。

花野圩是高新区在2018年打造出的“网红”休闲地。当时,浒墅关镇将九图村、青灯村和华盛社区按照“三村一体”规划,建立300亩的苏浒休闲渔业生态园,探索“稻虾共养“的生态新路径。这其中,也有潘炜的一份心血。

2007年,江苏省省委组织部发了一个通知,大学生毕业之后到村任职,到了2008年,潘炜就属于第二批,工作第一站就是青灯村,在西塘河的西边。

2008年8月,青灯村的办公室里,多了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当时,村里正在进行信息化办公的转型。计算机系毕业的潘炜主动承接下电脑录入的工作。白天,他跟着村干部跑村入户;晚上回到办公室,再将收集到的信息细致整理归档。就这样,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潘炜渐渐熟悉了村里各项事务。2018年,他被提拔为镇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肩负起建设浒墅关镇沪宁高速公路以东规划保留村庄的重任。2020年,潘炜还被组织安排,加入驻宿迁市泗阳县帮扶工作队。在挂职镇、村期间,他和同事走访调研,因地制宜开展帮扶项目建设,为当地改善了一些民生设施。

做农村工作就是要用心、用情和用劲,热爱农村,在农村工作要有情怀、要沉下心,在农村踏踏实实做点事情,越做就会越喜欢,潘炜说。

人世间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去年12月,太仓市璜泾镇杨漕村村民陆抗美的独子胡宏奇突发疾病昏迷,经抢救无效,宣告脑死亡。在胡宏奇生命的最后时刻,悲痛万分的陆抗美记起儿子曾表达过捐献器官的愿望,决定捐献儿子的遗体器官,最终换来6名器官衰竭患者的新生。

泪别独子 捐献器官为6人带来新生

“孩子啊,别害怕,大家都会记得你……”今年元旦清晨,45岁的胡宏奇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逝世,从病房到手术室的路上,陆抗美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这是她和儿子的诀别时刻。

胡宏奇从小聪明好学,是陆抗美心中的骄傲。1994年,胡宏奇以高分考入了东南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名牌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在外打拼,开了自己的外贸公司,工作忙碌,很少回家,陆抗美夫妻俩非常支持儿子,知道他有自己的抱负,想要拥有自己的事业。“他身体一直挺健康的,就是血压比较高,我平时也叮嘱他多注意身体,没想到……”2021年,胡宏奇到江西创业,12月中旬突发脑干出血,“他的同事给我发的消息,说是一下子就倒下来昏过去了。”得知这一噩耗,陆抗美急忙赶往江西南昌,当时胡宏奇已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经历了十多天的煎熬,最终还是没能等来奇迹,医生宣布胡宏奇脑死亡。

在重症监护室时,胡宏奇始终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陆抗美记起自己当年在签署身后遗体捐赠协议时,胡宏奇曾表达过同样的愿望,于是决定捐献儿子的遗体器官,“通过捐献器官救助别人是一种贡献,儿子如果知道了,也一定会同意这么做的。”1月1日,经医生判定,胡宏奇已达到捐献状态。在江西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和江西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努力下,胡宏奇成功捐献了一颗心脏、一颗肝脏、两颗肾脏以及一对眼角膜,这些器官成功挽救了4名患者的生命,帮助2名患者重见光明。

血脉相继 器官捐献成为母子夙愿

“也许是因为我父亲的影响吧。”陆抗美生于1952年,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关键时期,“我父亲虽然没能上战场,但也属于地方民兵积极分子,所以他给我取了这个名字。”陆抗美回忆,父亲生前把生死看得很淡,曾经开玩笑说“等我走了以后,就把我的骨灰倒进河里去吧,让我顺水漂走”这样的话,对于她的生死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宜兴嫁到太仓40多年来,陆抗美担任过村办工厂的运务工作,青年时代的她坚持学习,通过自学考取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走南闯北的经历让她增长了见识。退休后,富有爱心的陆抗美从事看护老人的工作。

2016年,陆抗美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人体器官捐献能够延续生命的重要意义,自愿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起初,她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她没有动摇,反复给家人讲解遗体捐献的意义,最终获得了家人的认同。在征得家人同意后,陆抗美正式签署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书。2019年,陆抗美被评为太仓好人。

正式签署登记书时,由胡宏奇作为家属代表签字。也许是出于血脉相承的豁达,当时胡宏奇半开玩笑地说:“妈妈,我将来也向你学习,到时候我们一家都献给医院。”当时的陆抗美怎么也没想到,胡宏奇会走在自己前面。

生命以另外的方式存在着

完成器官捐献后,陆抗美带着儿子的骨灰回家了。丧子之痛让她伤心欲绝,一度陷入抑郁,而身边也冒出了一些对她的质疑声。“也有人说我,当妈的怎么这么狠心呢,怎么能把儿子的器官送掉呢。可是我不这么认为,这是儿子通过另一种方式在救人。”陆抗美每天关注网上关于器官捐献的新闻,被他人的故事感动,也获得了安慰和信心。

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网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超465万。“现在接受和参与遗体捐献的人越来越多了,还有不少是90后、00后。现在,我觉得自己真的能够释然了。”陆抗美说,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是一件好事,“我要好好活下去,连带儿子的那份一起活下去。”

(记者 陆飞龙)

陆抗美,中共党员,太仓市璜泾镇杨漕村16组村民。2021年12月,陆抗美的独生儿子胡宏奇突发疾病,经过18天的抢救仍被宣布脑死亡。陆抗美悲痛万分,为了实现儿子生前流露的捐献遗体的愿望,毅然作出捐献儿子器官的决定。最终,陆抗美捐献了儿子的一心一肝两肾和一对眼角膜,换来了6位患者的新生或重见光明。陆抗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这种崇高品德、大爱精神令人动容。曾获评“太仓好人”“太仓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称号。

捐献器官是母子的共同夙愿

退休后,富有爱心的陆抗美从事看护老人的工作,她从红十字会以及新闻报道中了解到遗体捐献能够拯救更多人,便决定在自己去世后捐出遗体,为医学事业作贡献。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时,遭到了丈夫、孩子的极力反对,但她未曾动摇过捐遗的想法。在之后的两年中,她反复给家人做思想工作,从医学的角度、个人价值、社会贡献的角度,多方位给家人讲解遗体捐献的意义,还发动身边的人也加入到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最终她的想法获得了家人的认同,儿子胡宏奇也为母亲的义举所感动,在她签订同意书的时候甚至表示自己也想效仿母亲,捐献遗体。2018年,她正式签订了身后遗体捐赠协议,并在2019年被评为“太仓好人”。陆抗美说,“我们老百姓走了之后,能够对医院有点贡献,或者可以做标本,或者给医院研究,也是一种贡献。”

儿子有知也会义无反顾

陆抗美的儿子胡宏奇是家中独子,出生于1976年,自幼聪明好学,从小就是陆抗美夫妻俩的骄傲。1994年,胡宏奇以高分考入了东南大学。“在我们村里,他是第一个名牌大学生。”陆抗美一直颇为自豪。1998年,毕业后就一直在外工作打拼,很少回家。陆抗美夫妻俩非常支持儿子,知道他有自己的抱负,想要拥有自己的事业。2021年,胡宏奇刚刚到江西创业。不幸的是,2021年12月14日凌晨,陆抗美的儿子胡宏奇突发脑出血,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得到消息后,我当天就赶到了南昌,到医院时,在重症监护室的儿子已经陷入昏迷。”“只要儿子还有一口气在,我都不会放弃治疗。”陆抗美说,她曾经设想过很多种可能,但从未放弃治疗的希望。在重症监护室的这18天里,儿子始终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由于事发突然,未留下一句话,陆抗美始终不肯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她在重症监护室外每日以泪洗面,然而十多天的等待,没能等来奇迹,医生宣布了脑死亡,胡宏奇的生命被定格在了45岁。最后时刻,在2022年的第一天,她决定捐献儿子的器官。“这也许是儿子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好方式,儿子地下有知也会义无反顾。”陆抗美悲痛万分,毅然作出了这一决定。

儿子的心脏仍在跳动

在农村,身后事都讲究入土为安,几乎没有人会愿意在亲人死后,将器官捐献。作为一位农村妇女,陆抗美何尝不知,生死之事对当地人有多重要,她并不是没有纠结过是否真的要做这个决定,但她想起当初自己签订身后遗体捐赠协议时儿子也曾大力支持,更表示过自己想要效仿母亲的做法,相信如果儿子还有机会的话也一定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陆抗美捐献了儿子的一心一肝两肾和一对眼角膜。“救了别人,我就当他还活着。”陆抗美的这一善举,最终换来了6位患者的新生或重见光明。“刚刚红十字会给我发过来,说他救了六个人,四个男的,两个女的。我想想我还是当他在外面出差吧,他还没走,他的心脏还在跳动。”陆抗美的眼睛里噙着泪花,还有希望。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微博、“新华社”客户端分别以“新年第一天,70岁母亲含泪送别45岁儿子”“致敬!#老人含泪捐儿子器官救6人#”“‘太仓好人’含泪捐献独子遗体:儿子还活着,心还在跳!”为题报道了陆抗美的感人故事。

张涛,中共党员,现为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居住于常熟市东南街道。1993年9月高考考入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入学入伍,2003年12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讲师、副教授,2015年起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服役期间曾获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党员、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奖励。2018年7月退出现役,2019年1月任职常熟理工学院。

3月9日下午5时45分左右,常熟昆承湖畔上演了暖心一幕。一个5岁男童在湖边玩耍时,为了捡拾玩具不慎落入昆承湖中。因过度惊吓,该名儿童在水中未能呼救和挣扎。该名儿童在冰冷的湖水中漂离湖面越来越远,即将沉下水面,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万分的惊险时刻,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涛恰巧路过,他甚至来不及放下背包和手机,一个箭步冲到岸边,毫不犹豫跳入湖中,将小孩托起。视频监控显示,从小孩落水到张涛跳入湖中施救仅间隔5秒。

后来张涛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将小孩安全送回岸边后拉上岸,由于岸边湖水较深,张涛也是在群众帮助下才安全上岸。由于施救及时,该名儿童除受到惊吓外未受到其它伤害,张涛在确认儿童父母到场照顾后,就低头默默离开了。

“照片虽然狼狈,却是那么帅!”在朋友圈内,一张“狼狈”的照片获得多人点赞。张涛随手拍的照片只露出了半张脸,照片上的他浑身都是湿漉漉的,头发还在滴着水珠,看上去非常狼狈。

“当时我正好在湖边散步路过,看到一个孩子可能是捡什么玩具,不小心掉到湖里了。我当时没有多想,只觉得水太深了,得赶紧把孩子救上来。”张涛说,孩子落水的地方水深有一米六左右,完全没过了孩子的头,孩子越漂越远,并且在不断下沉,情况十分危险。“下去之后发现湖水还是比较深的,水一直到我脖子了。我就抱住他的腰,用力推到岸边,有群众把他拉上来了。后来我从下面也很难爬上来,有群众伸出了援手,把我拉上来了。”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当兵20年,又会游泳,遇见了没理由不去帮忙。这都是小事情,下次遇到这种事情,我还会这么做,社会需要正能量!”张涛表示,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应该为当代大学生做一些表率,在人民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应该挺身而出。

“张涛一直都是一位很阳光很敬业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上一丝不苟,在生活中也十分关心学生。”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章志勇提起张涛赞不绝口:他身上带着部队的气质,平时就是一身正气,是个好老师,也是个阳光且热爱生活的人!

2022年3月11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以“常熟45岁博导勇救男童”为题视频报道了张涛同志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苏州APP发布“常熟理工学院博导跳水救人,你狼狈的样子太帅了”专稿。3月12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了“常熟理工学院45岁博导勇救落水儿童”。3月13日,扬子晚报省版以“我是退役军人,应该挺身而出!常熟一大学博导跳水救落水儿童”进行了报道。新华日报、姑苏晚报、苏州新闻网等媒体先后予以发布或转载。

张涛同志的见义勇为行为体现了一名退役军人和高校教师的英勇品质和责任担当,展现了时代新人的精神风貌。

赵建军,中共党员,张家港市经开区(杨舍镇)农联村党委书记、村主任。

赵建军,一个以“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满足”为工作标尺的农村带头人。26年来,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将昔日的穷困小乡村变成了如今的“全国文明村”“国家优秀小康村”。他想得最多的就是把百姓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做的最多的就是抓机遇、谋发展、促共富,让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作为村书记,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凝聚民心,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联村在赵建军的带领下,将乡村振兴“蓝图”变成幸福生活“实景图”,一幅新时代农民幸福生活的小康画卷正徐徐展开。

聚焦产业兴旺,主动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1996年,赵建军上任以后,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抢抓了乡镇企业发展、民营经济腾飞、城乡一体化建设、创新绿色发展四个阶段的机遇,不仅让农联实现了“穷变富”,还实现了“大而强”。2017年开始,农联村又瞄准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机遇,聚焦人才、信息、技术、资本、资源等五大创新要素,实施“两稳一减”发展新模式,成立投资公司进行股权中长期投资,建设农联新镇,跟投房地产项目,进行中短期投资,减少“散乱污”和低效能企业的物业性收入,促进村级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高效益、高惠民、可持续并存发展,走一条创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2021年实现村可用财力91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58500元。

聚焦生活富裕,着力构建福利保障体系

赵建军说:“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老百姓,村里有了厚实的‘家底’,我就有了底气让全村村民都过上幸福的日子。”如今,农联村村民的“福利”令人艳羡不已。2021年,农联村给每位65岁以上老人发放福利费达到了9000元;农联的学子考取重点中学、大学均可获得1万元-5万元不等的奖学金;村里还全额报销高中和幼儿园学费,让农联的孩子提前享受到了15年义务教育。为避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赵建军还研究实施了大病医疗补充救助制度,对村民看病自费部分报销90%,彻底解决村民后顾之忧。“农联村已经构建了覆盖老幼病弱等各类群众的福利保障,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赵建军说。

聚焦创建共享,引领文明金字招牌

农联村始终坚持经济提速增效与文明创建育人有机结合,2017年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村。农联村多措并举推动移风易俗,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文明农联”为目标,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提升全国文明村新内涵。赵建军倡导将移风易俗宣传与文明创建相结合、与“榜样引领”好人文化相结合、与评比活动相结合,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百姓生活。每年年底,农联村都要举办文明家庭表彰活动,加大文明创建宣传力度,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此外,农联村建设村级公益性殡仪服务中心——孝恩堂,修订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摒弃陋习,树立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新风尚。同时,赵建军牵头制定集中文明办丧的福利制度,对主动到“孝恩堂”办丧的村民家庭,发放死亡吊唁慰问金10000元/人,党员家庭为12000元/人。

26年来,赵建军想得最多的就是把百姓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做的最多的就是抓机遇、谋发展、促共富,让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他深刻认识到善访民情、善聚民意才能贴近群众,想民所想才能走进群众心里,为民办实事好事才能做群众的贴心人。赵建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村民们亲切地把他称为“贴心书记”。在新的发展浪潮下,他将继续弘扬张家港精神,带领农联人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到“十四五”末,把农联村打造成一个“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实力、富裕”的现代化新型新农村样本。

陈志强,男,1983年生,中共党员,吴江区盛泽镇人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沈燕,女,1985年生,中共预备党员,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又是一天晨光初露时,在村委办公室躺椅上刚眯着一会儿的陈志强,收到妻子发来的微信:“昨晚很忙吧?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加油!”

知道丈夫在忙,妻子一般不会打他电话,微信上简短的几个字,流露出妻子浓浓的关怀。

陈志强是盛泽镇人福村党总支书记,在疫情发生的时刻,他与妻子沈燕共同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危难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自从2月13日晚5点多接到上级紧急通知,陈志强开完会连夜回村里布置区域核酸检测工作。

“我们组织村两委人员立即行动,联系物资、设置核酸检测点位、搭建隔离带、铺设1米线……”每一项细枝末节的工作,陈志强都要亲力亲为,紧盯进度,经过持续一夜不眠不休的奋战,14日一早,人福村的村民广场4组核酸检测点顺利投入使用。

经过14日一天一夜的核酸检测,人福村近4000人次已顺利完成核酸检测。15日白天,村两委人员和志愿者还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询问老年人和儿童是否都已应检尽检,力争做到本村全员核酸检测到位。

“已经连着两晚没回家了,深夜困的时候,就在办公室椅子上眯一会,电话一个接一个,很多事情要协调解决,刚眯着几分钟,手机就响了……”2月14日是情人节,是天下有情人团聚的日子,陈志强接打了上百个电话,就是没有一个电话是问候妻子的。

在今年苏州本土疫情中,沈燕在医院值完夜班后,单位领导考虑到夜班人员的辛苦没有分配给她志愿服务工作,但她心系疫情防控,主动来到盛泽核酸采集点当起志愿者,与广大“红马甲”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自2月14日起,她在做好医院疫情防控和值班工作的同时,主动利用休息时间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至今39天不曾休息。

在疫情面前,夫妻俩都明白:无言的浪漫,胜似一切。2020年疫情发生之初,陈志强夫妻二人就双双守护人民安康,一个驻扎在本村,一个勇毅支援湖北,演绎了“伉俪情深话奉献”的佳话。

许函芳,苏州市吴中区临湖果蔬协会会长,苏州市许函芳家庭农场总经理。

她于2008年在临湖镇东吴村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占地面积65亩,拥有一个果桑园、一个枇杷园和一个古法酿酒作坊。她秉持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创业理念,刻苦钻研枇杷栽培技术,潜精研思农业新品开发,经营的家庭农场先后被评为苏州市级、江苏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以及全国优秀家庭农场。

匠心传承,古为今用开酿酒新局

生于酿酒世家的许函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久置水果会散发出玫瑰蜂蜜香味,于是萌发了制作果酒的念头。她师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成功酿造出第一款枇杷酒,荣获2018年全国特色优质农产品。她没有止步于此,在与老师的学习交流中越发感到自己肩负着传承古法酿造工艺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对儿时祖父酿酒过程的回忆,并积极向老一辈酿酒人讨教技艺和经验,结合现代酿造技术,经过五年时间的反复实践,她终于酿成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酒品,并在2020年全国首届民间品酒交流会上夺得桂冠。

潜心耕耘,“酿酒+”模式创绿色财富

许函芳致力于种植模式及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她不断摸索枇杷增产增收的方法,将枇杷采摘上市期从20天延长至60天。她还利用酿酒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酒糟、修剪下来的枝干等,通过堆肥、发酵等过程使之变为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她创新探索“酿酒+”生产模式,将自己的家庭农场打造成了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农场,体验种植采摘乐趣,了解果酒酿造过程,感受美好田园生活。她的《“酿酒+”助力家庭农场提质增效》项目荣获2020年苏州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初创组二等奖。2021年11月,由临湖许函芳家庭农场等五个单位发起组建了苏州首个“家庭农场联盟”,联盟现有成员41个,服务面积6000余亩,产品涵盖水稻、蔬菜、葡萄、水产等,特聘管理、市场、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管理生产,为全区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作了良好的带头示范。

热心帮扶,技术分享助乡村振兴

许函芳不浪费每一颗果实,将一些果粒小,品相差的水果,通过深加工变废为宝制成果干、果酒等衍生产品,目前累计为12家果品种植大户提供专业的酿酒技术服务,酿酒消化过剩葡萄2万斤、枇杷1万斤、翠冠梨8千多斤,用滞销水果创造出新的价值。同时她积极带动周边果农增收致富,作为临湖镇果蔬协会会长,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从栽种、嫁接、施肥、采摘等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技术经验分享给其他家庭农场,有时还亲自上门手把手指导。在她的帮助之下,周边农户每亩收入提高至2万元以上,高出常规种植模式约一至两倍,成功带动周边18家农户增产增收。专业领域出成绩的同时,她也不忘反哺社会,疫情期间,她将果酒提炼成高度酒精捐赠给有关单位,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2021年12月,许函芳获评“全省优秀农民工”称号。